400-123-4567
138000000000
西安市案例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成功案例 > 西安市案例
联系我们

K8凯发(中国)凯发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手机:138000000000

咨询热线400-123-4567

部交管局150个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——西安七个案例入选居全国第二

发布时间:2025-06-23 20:17:37人气:

  2024年,西安公安交警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按照部、省、市关于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相关工作部署,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问题,坚持缓堵保畅、全域治理,坚持“小切口”入手、务求实效,以“绣花功夫”精雕细琢城市交通脉络,有效提升了道路的通行效率,改善了市民的出行体验。

  3月以来,部交管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遴选工作,从全国827则案例中择优遴选出13种类型共150则精品案例,其中,西安市入选7则,成绩位居全国第二,占陕西省入选总数(11个)的63.64%。

  案例简介:西沣路与西沣二路交叉口位于西安市高新区,其南北向道路西沣路是贯穿全市南北向的主干道,也是全市“十七横、十三纵”主干路网之一,高峰期交通过饱和,东西向道路西沣二路是连接高新和雁塔的通勤次干道。受连接道路功能特性及周边地块开发程度影响,西沣路与西沣二路交叉通呈现出“流量过饱和、方向不均衡、慢行不合理”的特征。在用地有限无法拓宽车道的条件下新闻动态,本案例针对该交叉通特征,精细交通组织设计,通过融合应用“借道左转+潮汐车道+可变车道”等新型交通组织模式,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时空资源提高通行能力,以达到缓解路口拥堵的效果。

  案例名称:采取建设“全息路口”、增设导流岛等措施智慧化管控路口提高掌控力

  案例简介:针对片区关键性控制路口,通过加载设备,科技赋能,提升路口智能化控制效能。建设“全息路口”,利用雷视感知能力和三维建模技术,实现路口车流投射、运行指标分析、多维事件报警回溯等功能,达到“全要素感知、全轨迹融合、全事件检测、全周期评价”,辅助交警以“数字视角”更直观掌握道路交通运行规律和安全水平。

  案例名称:采取优化车道功能、设置车道级信号灯等措施治理高地衔接路通拥堵问题

  案例简介:昆明路(丰庆路)与沣惠南路交叉口位于西二环快速路高架交通与地面交通转换点,流量时变显著、交通流线复杂。受下行匝道短距离接驳路口影响,车流变道频繁、通行能力受限等问题制约通行效率,西二环无障碍连续交通流无法快速消散,反溢西二环高架主线,影响快速路正常运行。本案例通过重置车道功能实现快慢分离、创新车道级信号灯实施精准放行、利用雷视一体机自适应控制防溢出,缓解快速路接驳路口常态化拥堵问题。

  案例简介:咸宁路是西安城东片区东西向贯通性城市主干路之一,交通构成复杂,高峰时段平均运行速度14.2km/h,拥堵指数达2.93,已达到严重拥堵级别。本案例针对交通冲突点多、交通组织不够精细、交通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,通过实施道路“微改造”系统治理工程,打造安全、畅通、文明、有序的道路交通通行环境。

  案例简介:纺八路位于西安市灞桥区,双向两车道,主要服务沿线居民通勤及纺织城小区上下学集散需求,受通勤与上下学时段叠加影响,交通拥堵严重。本案例通过实施时段性区域微循环、规范静态停放、深化“警校家社”共治等系列治理措施,为周边居民疏通出行“毛细血管”,为学校师生打造平安上学路。

  案例简介: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位于西安市灞桥区,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人民军队医院,日均接诊破万人次,最高可达1.32万。医院门前新寺路与新医路交叉口为城市支路相交路口,紧邻唐都医院停车场出入口,就医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大、流线复杂。针对医院周边道路通行能力有限、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,通过联合院方实施“院内+院外”区域微循环、改善慢行交通、调整公交站点等优化措施,重构通行路径,打造顺畅就医路。

  案例名称:采取组织单向交通、设置可变车道、挖掘停车资源等措施缓解老城景区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

  案例简介:西华门大街地处西安老城中心,是著名的文化街区及旅游胜地。沿线用地性质复杂,就医、旅游、办公等多类交通需求叠加,超负荷交通需求与有限交通供给的矛盾导致交通冲突问题突出。本案例由点、线、面三个维度对周边道路进行综合治理,通过新型交通组织应用、车道功能二次定义、停车资源挖潜等措施,优化了路面秩序、均衡了路网压力。

  2025年,西安公安交警将持续深化创新实践,贯彻落实《2025年深化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十项重点措施》,围绕“提升主要路口通行效率”、“缓解重点区域交通拥堵”、“推进城市智慧交通建设”三大任务,不断探索交通治理新路径,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